一个属于左半红印的Avalon

Copyright @ 2008-2024
Powered by WordPress
Use theme BlackCooler
Created by Redonleft
鄂ICP备19016979号-1
川公网安备51011202000667
文章归档

以下文章归类于 ‘动漫’

《深海》

过年期间没有去影院看,现在在网上补了回来。先想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影片本身没有问题,但是选择上映的选择不对。当然,以当时电影的呈现方式,以3D呈现是否合适因为我没去影院所以不提了。这里只是聊一下电影本身。

再次强调,我觉得电影本身没有问题。尤其是美术方面的技术呈现,简直了,美得无与伦比。电影本身的叙事逻辑也不错。最开始看起来以为是一个类似《千与千寻》的故事,倒是现在看起来还不如拍成千与千寻那样。而到最后所有伏笔的回收,原来是一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本身用一个极其巧妙而不过分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小女孩内心世界。技巧到位了,故事讲的不错,画面美轮美奂,我从任何角度看下来都觉得影片质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问题在哪呢,我觉得是商业推广和上映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春节档期呢?首先我觉得必须承认,目前国内对动画类的电影无论是3D还是2D,接受程度的还没有那么成熟。这部电影的内涵是深刻的,但是对国内观众而言,尤其在春节档期,是否会接受呢。在市场对这类电影的接受程度本身有限的情况下,还选择了一个过于火爆的节日假期。导致这样的结果,想来也是必然的。这部动画同时让我想到了前几年上映的另一部动画《妙先生》。同样是极其深刻的内涵,当我看到《妙先生》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惊讶其实是这种动画竟然可以上映,会有人去看吗?

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要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尤其是在我前两天刚看完《铃芽户缔》,相比之下我觉得《深海》简直甩它几条街。看看时下日本动画都是些什么啊,《铃芽户缔》算是敢于去挑战一些深刻主题的动画了。除此以外都是些爽文改,反倒是中国这边的动画能够出现像《深海》这样有技术有内涵的作品,真的厉害。

左半红印创作于2023.03.31st
一次购买经历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一种小学生写作文的感觉有了。如果你有在网上买漫画的经历话应该更容易理解,因为种种原因吧,我们这边如果想收正版漫画的话大部分情况是买的台版,因为日本出版社在台湾有分部嘛。比如我一直在收森薰的《姐嫁物语》系列,一般来说当季的漫画从国内某宝就能买到其实还算方便。但如果不巧错过了某一集,后面想补上就非常困难了。国内商家不会囤货的,错过了就买不到了。而这次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一次购买经历。

当某天我忽然想起来《姐嫁物语》是不是该出新作的时候,经过一番查找发现完蛋了。我从1收到了11集,而现在某宝上卖的都是13集。也就是说我错过了12集。怎么办,几乎国内全网搜索了一番,12集都没了。甚至闲鱼上都看到了其他跟我一样错过12集的人在加价收,都么得卖的。绝望之余,想着碰碰运气吧。于是翻墙到台湾省那边搜了一下,首先是台湾角川的官网,嗯,不发货,直接退款。再瞅瞅别的第三方平台,也不抱什么希望下下了一单。漫画本身135台币,加邮费一共480台币,这不重要!角川官网还收了700台币的邮费呢!这时候钱不重要,能拿到货才重要!因为是随便选的第三方平台,正如前文所说本来也是碰碰运气,就没报什么希望。不过看到它确实在更新物流信息就觉得,似乎真能送到我手上呢。

于是就在我慢慢感觉希望越来越大的时候,最难的部分来了。台湾省那边网站已经显示寄往大陆而且已经到达中国邮政,而大陆这边呢,2022-04-29 16:33 离开出口处理中心(尚未抵达中国邮政)。此后再无消息,诶,果然还是不行啊。一本漫画,台湾省到大陆中间各种环节,还要跨越台湾海峡,丢了或者被海关扣了才算正常吧。就这样,本以为这件事就此落幕,忽然有一天收到一条短信。

【中国邮政】您的xxx邮件已到邮政速递服务公司,经海关查验……

我草?!又活了?在欣喜至于,又重新登录中国邮政网站查了一下邮件物流。

邮政物流记录

Oh My God!真的活了~虽然等的我都已经忘了它的存在了,但它真的运过来了。接下来就是报关、清关,委托中国邮政报关还要缴纳50元服务费。这里我不是要吐槽该不该收费,我是要吐槽你收费就光明正大的收啊,弄个已经停机的手机号创建的微信来收费是不是太low了点。总之一切折腾下来也快到月底了。至此,4月19日下单的台湾省邮件,终于在6月24日成功签收,可喜可贺。

姐嫁物语12
左半红印创作于2022.06.25th
《爱死机》第三季

从第一集的惊艳到现在已经第三季了,怎么说呢,不能说是质量下降吧,只是感觉最开始的一些内在的东西已经少了。

首先肉眼可见的是CG的动画已经成了绝对主要组成部分,大量电影级的CG表现几乎是这一季能给你的最直观的印象。但是这些精美的CG在表现什么内容呢?有些则显得非常的干瘪。尤其是一些类似,因为时长很短我只能说是类似惊悚电影桥段的的CG表演显得毫无内容。比如这一季的虫族和隧道坟墓,前者除了表现CG能力强大对各种节肢类动物的描绘栩栩如生以外,无非就是一个虫族利用人类的自大而报复人类的故事。结尾女主造型过于惊悚,也是唯一能观众留下的印象。后者就是一个典型克苏鲁小故事,用CG吓人这方面倒是做足了功夫,角色的死亡的凄惨镜像利用CG表现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最后一集,说实话看的让人莫名其妙。我甚至无法分辨这到底是算是动画还是真人短篇。应该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摇晃的镜头加上意义不明的画面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有啥好看的。

左半红印创作于2022.05.22nd
回忆《吉卜力》

吉卜力这个名字曾经伴随着我的青春,曾经一度代表着日本动漫与美国的迪士尼分庭抗争。其急剧特点的2D画面可谓独树一帜。这导致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论你是否喜欢动漫,宫崎骏这个名字你一定听过。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的一面旗帜,而现在看来也算是那个时代的流到现在的眼泪了。于是在某个晚上,在我漫无目的的翻着网络上的动画时,突然看到了吉卜力的某部作品,让我一时突然想起来,似乎……好久都没有看过吉卜力的动画了。

1985年6月15日吉卜力正式成立,有意思的是吉卜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动画是在吉卜力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制作完毕并上映的《风之谷的娜乌西卡》。而在吉卜力成立之后的第一部动画则是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到了1988年,吉卜力的标志性动画《龙猫》上映,至此吉卜力的logo也算是确认了。可以说吉卜力最早期的作品大都是幻想风格,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吉卜力风格。而随着不如90年代,吉卜力的动画故事逐渐转向现实。动画做要表达的内涵也逐渐从人与自然的相处,反战过渡到人自身的成长,人对经历的反思等等。这种转变并不是从某个作品作为里程碑开始,而是慢慢的在一个个作品中发生。很遗憾,这段时间的吉卜力的动画我并不喜欢。

到90年代末在迈入千禧年的时候,吉卜力似乎又找到了当年那种敢于幻想的感觉。从97年的《幽灵公主》到2001年获得奥斯卡奖的《千与千寻的神隐》,开启了吉卜力如日中天的时代。再往后,吉卜力似乎对改编奇幻小说到动画感兴趣。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在2004年宫崎骏制作了《哈尔的移动城堡》恰巧也是吉卜力成立了接近20个年头。这家工作室后继无人的情况已经非常突出。宫崎骏并没有做好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工作,他的儿子宫崎吾朗在后面的表现其实或多或少都有点差强人意。

可以这么说在2004年以后,吉卜力算是进入了后宫崎骏时代,随着老爷子隐退了又复出,复出了又隐退。总也放不下,又无力拿起来,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拿起来。在一众动画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只有《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其实也就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可以发现时代更替的车轮已经开始运行,动画制作方式的变革让这个老年人工作室需要吃力的适应。而到了2012年,可以算是宫崎骏最富争议的动画《起风了》上映了。我到现在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宫崎骏又复出后会制作这么一部动画。我不是日本人我发理解零式战机对日本人的意义,但吉卜力之前所热衷的反战的表达在这部动画下显得极其可笑。可能是老爷子觉得日本人会比较喜欢看这个吧。

在2014年吉卜力制作完《回忆中的玛妮》后,正式宣布停止动画制作,而只维持版权管理方面事务。至此这一颗时代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但还没完!想必是宫崎骏老爷子身体依然康健,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吉卜力依然有少量的动画制作。但想要重振往日的辉煌似乎已经不大可能。在2020年,吉卜力公布了宫崎吾朗以CG制作、内容改自戴安娜·温尼·琼斯著作《Earwig and the Witch》的电视动画《安雅与魔女》。CG啊,好家伙……要知道迪士尼的第一部3D动画是可是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宫崎骏似乎代表着老一代日本的人所谓“工匠”精神,不断精益求精逼迫自己的全部潜力做好手头的工作。这是否真的对呢?在面对时代发展的巨大齿轮,一直固守的传统是不是早就应该变革了呢。亦或者满怀着信仰与尊敬坦然的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水滴呢。无论如何,感谢吉卜力在曾经的那个年代为我的童年带来了无数的快乐。

左半红印创作于2021.05.31st
吸血鬼猎人D

改编自菊地秀行的小说,这个小说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连载至今,小说特意邀请了天野喜孝作为封面绘制者。而早在1985年,吸血鬼猎人D作为剧场版就已经被搬上荧幕。但当时在日本的反响并不强烈,但已打上了“第一步恐怖动画”标签的此篇却在北美广受欢迎。所以在2000年,新制作的吸血鬼猎人D完全是瞄准北美市场的。甚至在回到日本上映时,连语音都是英配,直到后来发行的DVD才算有了日语配音。这也导致哪怕这部动画在后来出了BD,网上也是大量的英文翻译字幕。

但是其实大家都理解看日本动画,非要配上英文怎么听怎么难受。但是要用英文翻译字幕配日语配音会很容易发现,配不上,各种断句都差着。好在国内有字幕组有做后来发行的日语配音的字幕,不过制作的也算很早了。还好,值得庆幸的是用dvdrip的字幕配合现在的日语音轨的BDrip也能用。

损毁的航天器
废弃的高速公路

为什么现在突然说这部动画呢?因为经典啊!我在上学期间看过原作小说的中文翻译版本。上世纪80年代的奇幻小说啊,其中各种设定却非常引人着迷。人类末世后,吸血鬼崛起,在被人类推翻后,世界又处于末世,就在此时半吸血鬼的吸血鬼猎人D的冒险故事。被称为“贵族”的吸血鬼们给世界带来了大量极度奢华的哥特式建筑,修建了现代化城市,发射卫星,甚至传说可居住在外太空。

左半红印创作于2020.02.26th
Sensitive

其实,严格来说这次的资源都不能算是寻找,毕竟网上到处都是。这次我找的是H动画《犠母妹》的ED。为什么要找这个呢,事实上是当你对这类作品的浏览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发现像这种动画也好游戏也好,作曲配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能达到的水平并不高,毕竟重点不在这里。偶尔能有好的,算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那些并不十分出名的,毕竟这行的敏感度在那摆着,注定用户群不会太大。但在我记忆中,当年看完这片正准备关闭播放器时,我的鼠标停住了。卧槽,这ED太棒了!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那么先让我来说说这歌,名字叫《sensitive》演唱KOTOKO。经过网上一番翻找,我们能找到一些背景资料。KOTOKO早年(2000-2010)是I’ve的歌手。说道I’ve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的音乐团体,在早年专门为PC美少女游戏配乐。广为人知的《Kanon》的配乐就是由他们完成的。现任董事长是高瀬一矢,算是I’ve象征,我们可以看到《sensitive》的编曲和作曲就是由他完成。而KOTOKO在离开I’ve前也算是他们的御用歌姬了。在资料翻找中我发现KOTOKO本名石田琴子,歌手和作词。《sensitive》的作词也是由她完成。在与I’ve合作的十年间演唱了大量的游戏(主要是美少女游戏)和动漫的歌曲。相比有一定资历的宅应该会认识她。在2011年脱离了I’ve,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至今还在出专辑和作词。我听了几首KOTOKO的歌,嗓音偏高,风格比较强烈一些。但可惜的是唱的歌不少,歌本身也都还不错,有些也算出名,但特别出类拔萃的并不多。个人觉的可能是歌声辨识度不高造成的。我听了几首后觉得除了《sensitive》,还有《神无月的舞女》的ED《agony》(这应该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一首了),此外还有《BALDR FORCE》的《Face of Fact》也相当不错。不过很容易发现,她比较受欢迎的歌大都集中在2002年-2004年。KOTOKO离开I’ve后,也就是2011年后的作品锐减,很少再听到她了。

这首歌存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动画DVD发售的同捆CD中,二是在2001年收录进I’ve的专辑《OUT FLOW》,并且还有remix版本。目前网上能找到的就是这两个版本。

左半红印创作于2020.02.19th